良药唯达舒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疗效观察
xyylhubi
陈静,曹忠铭,黄之杰,林源,医院
目的: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的疗效。方法:对83例有胃粘膜糜烂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治疗组采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四周后胃镜复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胃粘膜糜烂的好转率分别为86.38%及41.03%;临床症状好转率分别为88.64%及51.28%,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分别为(62.80±24.89)h及(92.50±35.98)h;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率分别为86.36%及51.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治疗老年胃粘膜糜烂起效快,疗效好,安全。老年慢性胃炎,因其粘膜血液灌流不足而使其受损后修复能力下降。当临床上有明显腹痛、反酸、嗳气、烧心、恶心及压痛等症状时,内镜观察常可发现明显粘膜糜烂。我们使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老年慢性胃炎83例(男55例,女28例),平均年龄65.3岁,病程3~20年,本次症状发作在1周~3个月。均经内镜检查证实有粘膜糜烂,以胃窦及胃角糜烂者为多,糜烂面最少1个,多则成片状分布,同时均伴有粘膜充血水肿。病理活检为慢性浅表型胃炎(CSG)者43例,慢性浅表性萎缩型胃炎(CSAG)者15例,慢性萎缩型胃炎(CAG)者25例,其中伴肠化(IM)12例,伴不典型增生(ATP)者17例。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阴性者21例,阳性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CSG20例,CSAG9例,CAG15例,伴IM7例,伴ATP4例,伴HP感染者33例),对照组39例(CSG23例,CSAG6例,CAG10例,伴IM5例,伴ATP3例,伴HP感染者29例)。资料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30mg,2次/d,对照组用硫糖铝1.0g,3次/d,两组疗程均为四周,伴HP感染者加服氨苄青霉素胶囊0.5g,3次/d及灭滴灵0.2g,3次/d治疗半月。治疗前1周及治疗中不使用其它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1.3疗效评价1.3.1临床症状评价治疗后记录临床症状(胃痛、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变化情况。症状好转或消失列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列为无效。并纪录其时间。1.3.2胃粘膜内镜、病理及HP检查治疗前后均行内镜、病理及HP检查。HP根除:用快速尿毒酶及组织Gimsa染色方法,此2项试验均阳性确定为HP感染;停药后4周复查时,若2项阴性为治愈。1.3.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2结果2.1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好转率分别为88.64%及51.28%;临床症状好转出现时间分别为(62.80±24.89)h及(92.50±35.98)h,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2内镜下胃粘膜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胃粘膜糜烂、充血、水肿好转率分别为86.36%(38/44)及41.03%(16/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3胃粘膜病理变化治疗后内镜活检治疗组CSG27例,CSAG7例,CAG10例,其中伴IM者4例,伴ATP者2例。对照组CSG25例,CSAG5例,CAG9例,其中伴IM者4例,伴ATP者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CSG增加率分别为35.0%(7/20)与8.7%(2/23);CSAG下降率分别为22.22%(2/9)与16.67(1/6);CAG下降率分别为33.33%(2/9)与11.11%(1/10);IM下降率分别为42.86%(3/7)与20.0%(1/5);ATP下降率分别为50.00%(2/4)与33.33%(1/3)。2.4HP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36%及51.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讨论3.1本组结果显示内镜下胃粘膜好转率、症状改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可见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有明显改善胃粘膜糜烂的作用,可使临床症状得以迅速改善。董秀云等研究证实胸腺蛋白是通过增强Na+-K+-ATPas活力,增加胃粘膜前列腺素含量及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机理来实现其对胃粘膜的保护。3.2老年慢性胃炎的特点是粘膜萎缩性病理改变及多伴IM和ATP等癌前病变。治疗组经治疗后CAG从15例减为10例,CSAG从9例减为7例,而CSG则从20例至27例。若以CSG-CSAG-CAG来表示慢性胃炎逐渐严重的话,则可以说明治疗后其病理活检的严重程度有明显改善,加上伴有IM者治疗后从7例减为4例,伴轻度或局限性ATP者由4例减为2例,说明胸腺蛋白对于胃粘膜的炎症病理改变的恢复确有帮助。对照组也有改善,但改善的程度较小。当然内镜活检只是一种抽样取材,其本身受到取材时间、部位、深浅的限制,胸腺蛋白口服溶液对炎症病理改变的影响,尚需大量、长期的病例观察。3.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造成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甚至糜烂的一个重要原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HP感染阳性的病例中,HP根除率分别为86.36%及51.28%,说明胸腺蛋白可以促进HP感染的清除。其机理可能是加强了胃粘膜屏障,增加了机体本身杀灭HP的能力所致。
订阅号名称“新药医疗湖北策划中心”
- 上一篇文章: 2016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的防治中国专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