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艾灸六艾灸治疗胃炎

一起学艾灸(五)艾灸治疗感冒

一起学艾灸(四)取穴

一起学艾灸(三)艾灸的准备工作

“一起学艾灸“系列,小编会整理出10个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现在人饮食和作息不规律,这一生恐难逃过”胃炎“这个病,以下这个方法真的对你有帮助,一定要掌握。

(六)艾灸治疗胃炎

气郁型慢性胃炎——由于长期的精神因素导致气机或郁结、或散乱,肝又喜条达,主情志,所以肝脏首先受影响,肝能疏泄气机,胃气主降,二者相互配合,若肝气郁滞,则胃气机紊乱。

其症状为:有长期的精神抑郁,易怒,或精神紧张,或忧思不解史,喜叹气,叹气后倍感舒适,症状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肝气不条达,胃气无通路,阻滞胃脘,发为胃脘部胀痛,且肝经行走于两胁肋部,故痛连及两胁,疼痛攻撑走窜。舌红,苔薄白。若会号脉,则能感觉到弦脉的脉象。

选穴:太冲穴、天枢穴、中脘穴、期门穴

太冲穴: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灸太冲穴能健脾和血、疏肝理气

天枢穴: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处。灸天枢穴能疏通胃的气机,使气机通路畅顺

中脘穴: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中脘穴位于腹部,灸中脘穴能调理脾胃气机

期门穴:锁骨中点垂直向下第六肋间隙(即肋骨之间的凹陷)处,距前正中线4寸处。灸期门穴能舒肝理气,使气郁得解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皮肤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可以休息5~6天,需要长期坚持。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由于频繁地过食生冷,或长期服用寒凉药物,或素体阳虚,导致脾胃阳虚,为寒证。其症状为:胃中寒冷,则脉络凝滞不通,发为胃脘部隐痛,遇寒冷或饥饿时疼痛加剧,得温暖或进食后则缓解。喜温暖,喜按揉,或稍食生冷食物,即有腹泻、腹痛,或吐清水,伴有面色差,稍有活动即感疲惫,手脚冰凉,怕冷,食少便稀。舌淡,苔白。若会号脉,则会感觉到虚弱的脉象。

选穴:神阙穴、中脘穴、胃俞穴、足三里穴

神阙穴:在肚脐凹陷处。灸神阙穴能够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中脘穴: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中脘穴位于腹部,灸中脘穴能直接解除胃部虚寒症状。

胃俞穴: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处。灸胃俞穴能调理胃肠、补益和中。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处。灸足三里穴能补益脾胃气血。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可以休息5~6天,需要长期坚持。神阙最好用艾炷隔盐灸,效果会更好,用食盐填埋脐窝,再覆盖上2毫米厚的生姜片,上置艾炷施灸,每次7壮,灸至肚脐温热为度。

胃炎的艾灸方法,算是简单的了。如果还是工作忙没时间的话,有个更简单的方法:下班后,一切收拾妥当,在腹部绑上一个随身灸,放一个艾段就行了,放在中脘位置即可,让艾灸罐慢慢温暖你的胃部,不耽误你看电视、不耽误用电脑,也不用取其它穴。一个中脘,坚持下来,就能养好你的胃。

胃病,主要是“三分治七分养”,除了治疗,日常调养不能少。

1、保持良好精神,适当舒缓紧张压抑的情绪。

2、三餐定时、定量、七分饱,不吃生冷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

3、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因此需要注意气候冷暖,适当的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

4、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的吸收。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oar.com/bfbzz/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