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偏方

方一食痹汤药物组成丹皮10g栀子14g大黄4g(后下)降香6g苏梗10g白芍15g枳壳8g代赭石30g竹茹12g阿胶18g(烊化)白及6g(研末冲服)海螵蛸5g(研末冲服)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ml,分2次卧位徐徐服之。3周1疗程。

适应病证反流性食管炎。症见胸骨下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咽下不利、恶心呕吐、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多疑善虑、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案举隅王某,女,27岁。2个月前出现胸膈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咽下不适。经钡餐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经用甲氰咪胍等效不显。刻诊:胸膈灼痛,喜叹息,急躁易怒,咽喉干燥,吞咽不利,呕逆泛酸,进食则病情加重,呕血1次约50mi,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给予食痹汤加黄芩log、葛根15g。嘱停一切西药。4剂后诸症明显减轻。继服6剂后诸症消失,原方去黄芩,服完1疗程后复查内窥镜提示食管粘膜恢复如常。资料来源李延林.福建中医药,,27:(1)评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是肝郁日久化火、肝火犯胃、胃失和降。治以疏肝泻热、和胃护膜。方中苏梗、白芍、枳壳、降香理气和血,其中苏梗、降香配合使用,对胸骨下疼痛有较好疗效;丹皮、栀子清肝泻肝;大黄、代赭石、竹茹清热降逆和胃。大黄泻火通便对本病慢性少量出血有较好疗效;阿胶、白及、海螵蛸护膜止血、生肌、制酸,其中阿胶如重用则滋养阴血,、防止郁热伤阴、护膜疗效甚佳。全方合用,有养血和血、清肝泻火、降逆和胃的功效。方二鬼笔擦剂药物组成鬼笔50g(鲜品)

制剂用法上药置打浆机中打浆过滤加75%乙醇l00ml,浸泡7日即可使用。用时摇匀。病人暴露胸部皮肤,先用温水擦干净,用脱脂棉蘸本液少许涂擦胸骨外皮肤,以疼痛明显部位为主,每次涂擦3遍,每日3次。

适应病证反流性胃炎。病案举隅王某,男,42岁。胸骨后灼热疼痛年余。病由大量饮酒而胃痛,伴恶,C,,pig,_-k,2日未进食。待胃痛好转而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嗳气泛酸,胸骨后灼热疼痛,嗳气时伴有酸性液体反流人口腔,而后症状时好时坏,尤以服食刺激性食物、饮酒时症状明显加重,钡餐及胃镜检查均诊断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将鬼笔擦剂l00ml涂擦。涂擦期间禁酒、忌刺激性食物。用药3日后,烧灼感明显好转。共用ml约25天后停药,食管粘膜红斑消失,血管清晰,水肿消失。资料来源李垣森.江西中医药,,27:29评按鬼笔擦剂虽只1味药,但疗效确切,具有解毒凉血、止血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整个擦剂制剂简单,使用方便。

李佃贵教授妙用古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浏览数:发布时间:-7-:02:28

李佃贵1张金丽2张彬彬2焦建玮2刘建平2朱峰2张素钊2

(1医院,石家庄;2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

反流性食管炎(RE),属食管粘膜炎性病变,为多种因素促成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侵害。本病发病率高,但国内对RE研究较少,尤其是中医药研究方面的报道更少。李佃贵教授从事消化病临床、教学、科研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吾有幸跟随李老师学习,感悟颇深。现将李老师运用古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总结如下,以其与诸位同道共同切磋。

1.姜黄散与小承气汤加减

姜黄散出自《中医临证备要》,由姜黄、羌活、白术、甘草组成,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李老师根据临床经验常选用姜黄、枳实、川朴和白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该组方具有疏肝理气之功并兼止痛之力。临证如见胸脘闷痛或胀痛、刺痛,咽下困难,时有恶心,反酸嘈杂,嗳气,心烦易怒,喜叹息,纳食差,大便干燥,舌淡暗或紫红,苔黄或黄腻,脉沉弦等肝气犯胃者可依本方加味治疗。方中姜黄辛散温通,能活血行气止痛,为芳香健胃药,并降胃之浊气,枳实、厚朴辛行苦降,长于行气,白术补气健脾。诸药合用,使肝气条达,脾胃健运,气机通畅,升降正常,共奏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功。

2.香苏散

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各四两,炙甘草一两,陈皮二两组成,有理气解表之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满、不思饮食、舌苔薄白的患者。李老师经临床实践,临症如见胃脘胀满,嗳气频繁,泛酸呃逆,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以本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颇佳。香附辛能通行,苦能疏泄,微甘缓急,为疏肝行气之要药,紫苏、陈皮醒脾宽中,行气止痛,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药性。本方有疏理气机、调畅中焦之效,其药性平和而不燥。

《素问》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灵枢·四时气论》也记载:“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由此看出本病病位虽在食管、胃,但与肝、胆关系密切,初期以热证多见,多有肝胆失疏,郁而化热,横逆犯胃,和降失职,胃酸、胆汁上逆而侵淫食管所致。故李老师选用疏肝理气为主的姜黄散、小承气汤及香苏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获良效。

3.橘皮竹茹汤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方由橘皮、竹茹、大枣、人参、生姜、甘草主要组成,为治胃中虚热、气逆上冲的基本方剂,临证如见胸骨后隐痛、烧心、口干、呃逆、舌红苔少,脉虚数等胃虚有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用本方化裁治疗,均有较好疗效。方中,橘皮、生姜理气和胃降逆,竹茹清热安中,人参、甘草大枣补虚和中。六味相合,共奏补虚清热、和胃降逆之功。

4.旋覆代赭汤

此方出自《伤寒论》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能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本方有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甘草、人参、大枣等药组成,临床上表现为胸骨后隐痛、痰多、舌淡苔腻、脉濡的痰浊阻滞,胃气上逆型反流性食管炎皆可用本方化裁治疗。方中旋覆花消痰下气散结,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生姜辛温而散,涤痰散结;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虚养正,斡旋气机,使清者升,浊者降。诸药合用,共奏化痰下气、和胃降逆之功。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有序,出入有恒,脾方能升清,胃方能降浊。脾胃升降失调,则升降出入无序,气机痞塞,胃失和降而出现胃脘胀满,呕恶吞酸,胸骨后灼热或灼痛等症状。“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升则湿得以化,胃浊降则热得以清,湿化热清,气机通畅,升降有序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脾胃调和,反流随之消失。用药看似简单,是寓升降之理,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故李老师妙用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和胃降逆。

临证治疗时可以在上述基本方的基础上酌加煅乌贼骨、瓦楞粉、煅龙骨、煅牡蛎等中药制酸药,偏肝气不舒者可加柴胡、香附、广木香、郁金、佛手、香橼等疏肝行气解郁;偏火热者加生石膏、黄连、黄芩、龙胆草、栀子、公英等清热泻火;伤食者加焦三仙、内金、莱菔子等消食化积;呕吐者加半夏、降香等降逆止呕;偏寒者加良姜、荜茇、附子、肉桂等温中散寒;阴虚者加沙参、石斛、玉竹、麦冬、黄精、山萸肉、乌梅等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偏血瘀者加元胡、丹参、鸡血藤、五灵脂、三七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总之,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李老师认为在临床上必须做到证杂而心不杂,证变则法宜变。辨证贵在清楚,施治须用巧机,用药最易合理。

 1.牛奶山药面粉糊:牛奶g,山药、面粉各30g。将山药切成丁状,加水、文火炖煮,至汤浓后再加入牛奶,调入面粉糊,煮沸。以上为1次量。日服1~2次,空腹服用,1个月为1疗程。

  牛奶性味甘、平,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山药益肺、健脾、补肾。研究表明,山药能促进胃的功能,有助于消化食物。面粉,特别是大麦粉,含有尿囊素,能治疗胃部的炎症,促进胃功能康复。

  2.橄榄煲萝卜:橄榄g,萝卜g。橄榄及萝卜(切成小片)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煎汤。代茶饮。连用5-7天。

  橄榄又名青果,能下气、生津、止渴、清肺、利咽、消食、开胃。萝卜能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橄榄煲萝卜能清利咽喉,调整食管舒缩功能,消食开胃,疏通气机。临床观察,服后能减轻食管反流症状。

  3.鸡肫花椒:鸡肫2只、花椒20粒、盐少许。将鸡肫里外洗净,放入花椒,加盐少许,湿纸包裹数层,火上煨熟,取出即可。切成薄片,趁热食用。每次吃1只,1天吃2次,连用1周。

  鸡肫养胃,本品和胃降逆,通腑理气,临床观察能减轻胸骨后烧灼感及疼痛,减少呃逆及嗳气,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障碍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4.炒萝卜缨:新鲜萝卜缨g,食油、盐适量。萝卜缨洗净、切断,放入热油锅内炒熟,加食盐少量调味,即可食用。

  本方具有理气消食的功效。对于呃逆、暧气、饮食积滞、胸胁胀满不舒,以及胸骨后烧灼闷痛和咽喉部有异物感等均有疗效。

  5.参芪猪肚汤:猪肚1具、黄芪g,党参g。将黄芪、党参洗净切片,猪肚洗净。参芪以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文火炖煮,熟后去掉药包即可。趁热食肚饮汤,分作4^6次食完,每日吃2次,连吃1周。

  黄芪性味甘、温,为补气主药,能降低胃酸及胃分泌,保护胃黏膜。党参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功效。猪肚养胃、补胃、治胃,与参芪配伍,借其补气扶正之力,对于胃及食管炎症、消化不良、烧灼痛者有效。

因此预防胃食管反流,防止泛酸、烧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改变饱食生活方式,少吃晚饭。同时在吃饭时,进食速度要慢,也不要喝太多碳酸饮料,以免在胃里聚发大量气泡引起泛酸;饭后最好散散步,以便加快胃部食物消化,但是也不要干重体力劳动,来加重身体负担;饭后至少要等两小时才可躺下,最好在睡眠前把床头或枕头抬高10~20厘米,以防止胃内容物流向食管。

  苏打水是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最佳饮品,因为苏打水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因此常备一杯苏打水,是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必要之举。

  有些人在发生胃食管反流时,强行咽下胃内容物导致喉咙痉挛,引发气门关闭,当场窒息。因此,专家提醒患者,在发生胃食管反流时不要憋着,该吐就吐,吐完后可喝些苏打水来清除残留在食管内的胃内容物,保护消化道黏膜。

(1)硼砂60g,沉香10g,火硝30g,礞石5g,硇砂6g,冰片10g。共研为细末,每次含化1g,缓慢吞咽,有通管止痛作用。

  (2)白药藕粉糊:云南白药1g,纯藕粉2匙。先取藕粉加温水少许,和匀后再加冷开水调匀,在小火上加热成糊状,再入白药、白糖适量拌匀,卧床吞咽取仰、俯、右、左侧位,各含一口,使药充分作用于患处,1小时内勿饮水。适用于食管炎、贲门炎。

  (3)吞咽困难,咽部附近有火热感,可用好醋煎半夏9g。煎30分钟,留醋取出半夏,趁热打入鸡蛋,搅匀服下。日1次,晚间睡前服。

  (4)石见穿、半枝莲、急性子各15g。水煎服,用于吞咽困难。

  (5)三草汤:三叶鬼针草60g,蒲公英30g,败酱草15g,川楝子10g,元胡10g,白芍20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食管炎、胃炎。









































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oar.com/wdyzd/5391.html